輸送天然氣、原油和成品油三種介質的管道同溝敷設,在我國管道建設史上尚屬首次。輸送三種介質的管道分屬于中緬管道工程和云南成品油管道工程。三條管線同溝或并行敷設112.4公里。其中,三管同溝10.16公里,共用隧道6條。三條管道材質和壁厚各不同。天然氣管道直徑為1016毫米,原油管道直徑813毫米,成品油管道直徑為406.4毫米和323.9毫米。
管線起于楚雄南華縣與大理祥云縣交界處,止于昆明富民縣與尋甸縣交界處,所經區(qū)域為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地貌區(qū),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巖溶坍塌等地質災害頻發(fā),施工難度很大。
三管同溝敷設的施工新技術,可以節(jié)省大量管道建設的時間和費用。我國西部原油和成品油管道有1000多公里采用的是雙管同溝敷設。而同溝敷設管道設計和運行中需要把握的最關鍵問題是冷成品油管道對熱原油管道的熱力影響。據設計人員介紹,只有準確掌握管道周圍的溫度場分布,才能使管道安全運行,避免凝管事故的發(fā)生。
為確定同溝敷設成品油管道對原油管道的影響,科研人員對相同條件下單獨敷設的原油管道進行水力學和熱力學計算,并與同溝敷設管道的計算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兩條管道的間距取一個合適數值時,原油管道沿線溫度受成品油管道的影響較小。而原油管道與天然氣管道的距離也有一個最佳數值。因此,三種管道依次為成品油管道、原油管道、天然氣管道,其間距必須合適。